持续关注看不见的东西

返回首页 2020-09-13 22:29:05 👍赞 (0)
在有知有行,我们用 OKR 沟通。这个季度,我有一个很重要的 O 是「持续关注看不见的东西」,包含完善内部的决策流程、和伙伴们 1 on 1 、建立沟通和反馈机制等等。

尽管业务很忙,但我认为,这些看不见的组织和文化,是我们始终要花时间的地方。随着时间的积累,它们会不断给「有知有行」注入意义,变成我们护城河的一部分。

上周五,有有在「知行陪伴」上发了一篇我写给团队伙伴的内部周报,讲的是有知有行的沟通机制。

分享给你。



大家好,我是有有。
我常在微博上发一些团队趣事,很多朋友会说,喜欢我们的团队氛围,感觉大家相处起来像家人。
嘿嘿,这倒是真的哈~
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工作,如果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关系和按部就班的氛围里,那岂不是太无趣了嘛,更别谈有什么工作热情了。
工作环境很重要。在有知有行,我们力求打造一个「make things happen」的环境,让每位伙伴都有充足的心理安全感,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全情投入。
怎么做呢?我们有一套沟通机制。
周一晨会,帮助大家对齐当前团队的工作重心,明确各组重点;业务分享会,邀请顾问或伙伴分享业务思考,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周五的 TGIF 则像一个大 party,大家会分享各种吃喝玩乐,可以看到伙伴工作之外的另一面。
这三个会,是我们内部的常规会议。周一晨会培养工作中的目标感;业务分享会提升个人的进步感;TGIF 则让大家对公司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它们从不同层面增加了大家的心理安全感。
心理安全感高,大家才能在遇到分歧时大胆表达,毫无顾忌地彼此碰撞,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的问题。
当大家不再担心「他是不是针对我?」「我说的这个会不会让她觉得我在找茬?」,大家就可以更「心理安全」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恰恰是这些异见时刻带我们更新迭代,走向新阶段。
孟岩每周都会写一篇内部周报,和大家同步近期思考和业务进展。今天,和你分享的这一篇是我们对沟通的思考。
如果你在工作中正苦于如何沟通,或者你是一位 leader,想打造像家一样的工作氛围,也许这篇周报可以帮到你。
各位有知有行的伙伴,大家好。
这是有知有行的第 17 周。
最近有不少人来聊天,他们问到的一个共性的问题是:「你很喜欢品牌和文化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很少有创业公司,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在意这些。」
是的,相对于有形的东西,我更喜欢「看不见」的东西。
我和大家多次分享过巴菲特的「经济商誉」的定义:

当企业被预期可以产生的回报,远远高于市场回报率时,这样的公司在逻辑上具有远高于其有形资产的价值。这种超额回报的资本化就是经济商誉(Economic Goodwill)这种超额回报的产生,并不是来自于存货、应收账款或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而是来自于无形资产,尤其是客户心中无数次由产品品质和个人体验带来的愉悦经历,所形成的普遍认同的良好声誉。

「无数次由产品品质和个人体验带来的愉悦经历」,其实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将心注入」的品牌。这些品牌并不是烧钱打广告可以带来的,而是由一个企业的产品、人在与客户的无数次接触中注入的。
信息时代,一个企业和客户接触的触点非常多,也不可能在每一个能想象到的触点做好完善的 SOP,或者说 SOP 只能让我们做到 60 分,如果真的能让用户感受到品牌想传递的理念,就需要每个触点、每个人、自发的、100% 的、创造性的、放飞的去展现企业的 Why。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指的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这依赖于每一个人。因此,文化和品牌是一体两面,是一回事儿。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有品牌。文化保证了加入的伙伴是否是同路人,也保证了这些伙伴会全情投入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而这些都会被用户感受到。
这些看不见的东西,随着时间的积累,会不断给「有知有行」注入意义,变成我们护城河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会依然会花很多时间在思考和实践「有知有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上。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我们在「沟通」上做出的一些变化。


01 周一晨会


一起来开会呀

从且慢开始,周一晨会是一个团队长(每组的组长,负责该组整体工作的安排)和我沟通项目进展、进行决策的会议。经过思考以及和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把这个会议变的更加「开放」。
会议时间:周一上午 10:00
会前准备:
1、我会提前把每周的会议沟通文档发给各个团队长,由大家填写相关的信息,包括「月度目标对齐」、「工作进展」、「需要其它组知道的信息」、或者「上周工作中的一些感想」等等。
2、周日晚我会把总结后的文档发到「有知有行」的群里,大家可以查看,并且对相关信息进行评论和标注,提出你的问题。(这个很重要)
会议中:
1、由团队长结合文档以及大家的评论和问题进行沟通,每个人的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
2、提问环节:所有参加的同学可以根据沟通的内容对其它伙伴进行提问会议参与人团队长必须参加,其它伙伴不强制,但非常欢迎所有伙伴来参加。

上面是变化的 What。这个变化的 Why,是希望让信息流动的更加顺畅和充分,减少信息损失,也希望每一个伙伴能感受并参与到这个沟通和决策的过程中来。


02  业务分享会


 分享职业经历

我们之前把业务有关的分享放在了 TGIF 的环节,随着分享的进行,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的很多分享都很好,很发散,帮助我们开阔了视野,看起来增加了很多的「知」,但没有能变成我们的实践,「行」不够。
因此,我们会做出一些改进,把一些重要的业务分享从周五挪到周中,依然是欢迎所有的伙伴参加,但更强化落地的环节。
希望我们不是像以前一样,分享完了大家觉得很好,但能落地多少全看缘分。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分享和各个组的思考和落地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拿昨天的「品牌分享」来举例,相关的产品、运营和市场的伙伴,会结合分享的内容完成相关的作业,组织接下来的讨论以及具体落地到「有知有行」的方案。
上面是变化的 What。这个变化的 Why,是让「知」和「行」结合的更加紧密。


03  TGIF


 一起哈啤🍺
TGIF(Thanks God it's Friday) 是每周五我们的例行分享会,包含「分享」和「提问」两个环节,是一个我们互相了解,以及对公司、产品、其它伙伴进行提问的会议。
我们希望做出一些改进:
1、每个月的最后一次 TGIF,变成我们月度的 All Hands(全体会议)。由其它伙伴和孟岩向大家沟通「有知有行」在最近一个月的进展、目标完成状态以及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事情;
2、每个月会有一次 TGIF,由我们的朋友、顾问以及其它有趣的人给大家进行分享,帮助我们开阔视野,学习、了解更多有趣的东西,增加我们的「知」;
3、其它两次 TGIF,将由我们自己的伙伴来进行分享。这些分享不一定和工作有关,也许是你摄影的心得、也许是 Mac 的使用技巧、也许是你最近学到的一些东西或者某本书的读后感 ......
人力同学会和大家征集话题,她也会以身作则完成第一次的分享~ 另外,也希望大家在每次 TGIF 中提出你们关心的问题。

上面是变化的 What。这个变化的 Why,是让我们更了解彼此,这些 Personal Bonding 带来的「心理安全感」也会让我们在工作上能更好地合作。


04 写在最后

我最近在重新看《三双鞋》,谢家华说:「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不管沟通得有多好,它总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非常同意。

为了更好地沟通,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但还不够。「透明」「Context, not Control」「信息充分流动」是我们在沟通上希望追求的目标,我们也会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地改进。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