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上帝视角 | 摄影师:大疆无人机
实盘投资周报第 49 期,最新净值是 0.8853,本周增长 -2.23%。
本周的头图是前段在湖南郴州团建的时候由“大疆无人机”拍摄的“上帝视角”,且慢的小伙伴们大部分都在这张照片里。
最近,随着美股的持续上涨,这个星球上有了两家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公司 - 苹果和亚马逊。两家公司背后的灵魂,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企业家 - 乔布斯(Steve Jobs)和贝索斯(Jeff Bezos)。
和乔布斯不同,贝索斯每年都会“亲自”撰写给股东的信。对,你没看错,是“亲自”。这些信不像华尔街大部分公司年报开头的那些形式化的内容,贝索斯的每年一信充满了真诚、智慧和深度思考。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践行自己的原则 - “抵制形式主义”,也利用这样的机会试图找到更认同亚马逊长期价值的股东。同时,这些信也给了我们难得的机会去观察贝索斯是用什么样的理念、原则,把亚马逊打造成今天的样子。
今早读到贝索斯在2007年致股东的信,除了耳熟能详的“长期利益优先”(It's all about Long Term)、“以客户为中心”(Obsess Over Customers),这封信近一半的篇幅被贝索斯用来向世人沟通 Kindle 的使命(Mission)。
2007年11月19日,Amazon 正式发布了 Kindle。Kindle 之前,Sony 等公司已经在市场推出了多款电子阅读器。在很多人(包括我)当时看来,Kindle 不过是其中又一个罢了。
2011年初,我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问题:“iPad 到底有没有影响 Kindle 的销售?”
与我当时的回答截然相反。将近 8年 过去了,我几乎已经好几年没有摸过 iPad,而 Kindle 却成为我最重度使用的产品之一。现在桌上摆着的应该是我的第 7个 Kindle,其余6个分别丢在了中国、美国的飞机、高铁的座位口袋里。
回看8年前回答的问题,我的答案仅仅停留在产品“是什么”以及一些细节,而没有意识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贝索斯究竟“为什么”做 Kindle?
再回看11年前的这封信,在 Kindle 面世的时候,贝索斯已经把这个原因告诉了大家,原文如下:
We humans co-evolve with our tools. We change our tools, and then our tools change us. Writing, invent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is a grand whopper of a tool, and I have no doubt that it changed us dramatically. Five hundred years ago, Gutenberg’s invention led to a significant step-change in the cost of books. Physical books ushered in a new way of collaborating and learning. Lately, networked tools such as desktop computers, laptops, cell phones and PDAs have changed us too. They’ve shifted us more toward information snacking, and I would argue toward shorter attention spans. I value my BlackBerry—I’m convinced it makes me more productive—but I don’t want to read a three-hundred-page document on it. Nor do I want to read something hundreds of pages long on my desktop computer or my laptop. As I’ve already mentioned in this letter, people do more of what’s convenient and friction-free. If our tools make information snacking easier, we’ll shift more toward information snacking and away from long-form reading. Kindle is purpose-built for long-form reading. We hope Kindle and its successors may gradually and incrementally move us over years into a world with longer spans of attention, providing a counterbalance to the recent proliferation of info-snacking tools.
I realize my tone here tends toward the missionary, and I can assure you it’s heartfelt. It’s also not unique to me but is shared by a large group of folks here. I’m glad about that because missionaries build better products. I’ll also point out that, while I’m convinced books are on the verge of being improved upon, Amazon has no sinecure as that agent. It will happen, but if we don’t execute well, it will be done by others.
贝索斯认为:如果一个工具、一个产品如果使用起来更容易、更便利,人们就愿意更多的去用。如果我们的日常工具使阅读零碎的信息变得更容易,我们就会趋向于阅读零碎的信息,从而远离长篇、专注的阅读。Kindle 是为了长篇阅读打造的(Kindle is purpose-built for long-form reading)。我们希望 Kindle 能够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逐渐延长我们专心阅读的时间,对最近盛行的碎片化阅读的倾向有所缓冲。
"Kindle is purpose-built for long-form reading",短短一句话,是贝索斯做 Kindle 的全部原因,是 Kindle 的灵魂,也是 Kindle 和其它任何电子阅读产品区分开的根本原因。
贝索斯认为这是 Kindle 的使命,他认为发自内心的“使命”无比重要,因为这样的使命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纸质屏、电子墨水、有些笨拙的交互,这些细节都是围绕 “长时间专心阅读” 这个使命打造的。
有些遗憾的是,11年过去了,移动互联网把我们的信息获取变的愈发碎片化。无数聪明、优秀的产品经理们坐在电脑旁讨论、钻研着人性的弱点,争相打造着一款又一款利用人性、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产品。公众号文章已经是这个时代的“long-form reading”了,而即使这样,整个公众号生态文章的打开率也在持续下降,更多的用户被诱惑到更碎片化、更娱乐化的快速内容消费中。除了国民时长占有率和估值,我看不到在这些吞噬用户时间的“伟大”产品背后的“使命”和“为什么”是什么。
写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态。也许吧,那又怎么样呢?借用微软 CEO 纳德拉的一句话:“我确实怀有偏见,但我并不觉得有何不妥。我更喜欢投资推动领英和Office这样的技术进步,这可以帮助人们展开创作、相互联系,还能提高人们的生产率,我不喜欢投资那些单纯以娱乐为目的的软件——它们带有炫耀性消费的特质。”
时间会给出答案。
9月3日:跟随长赢指数投资计划的最新发车(买入1份 5万 富国300,1份 5万 富国500,1份 5万 中国海外互联)
9月7日:跟随 Earl 二八轮动的调仓(转成货币)
本周实盘账户无新增资金。
最新的资产是 4,222,532.30,基金净值是 0.8853,本周增长 -2.23%。
最后附上最新的且慢截图(2018年9月7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