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实证 #37 - 人和人是怎么变的不一样的?

返回首页 2018-06-18 16:15:02 👍赞 (0)


题图:铁锤 is watching you | 摄影师:张思晨

实盘投资周报第 37 期,最新净值 0.9778,本周增长 -1.76%

读前警告 #1:这篇文章和投资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读前警告 #2:这篇文章有些长

5月19日是经纬中国10周年的庆典,在庆典上,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展开了深度讨论,其中有一个问答我印象很深。

张鹏问:“这么多年积累下来,这些优秀的创业者最后被你们印证,不管你看对、看错,然后最终成功了。如果你现在复盘,他们身上核心的那一点点气质会是什么东西?”

张颖的回答是:“如果你去发现那些顶级的创始人,试图总结一些共性的话,首先我觉得就是心胸,渴望去赢的决心,固执但是又变通的思考。其次,要有人格魅力,能够让自己的团队持续提升。最后一点,我比较有信心,我们每次见他们频率如果是一两个月,你会发现他们持续在提升。举个例子,杨浩涌、何小鹏、米雯娟等这些人,当你以一定频率跟他们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他们在吸收资本、业绩的支持,整个市场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让他自己快速提升,这个非常非常明显。”

不由想起了小米刚创业几年的时候业界对雷军的评价,关键字也是“成长”,同样是“几个月不见,雷军就迭代成了完全不同的人”。

我一直很好奇,这些所谓的“成长”、“迭代”的特质,为什么在不同人的身上会如此不同,他究竟由什么所驱动的?

直到最近我读了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经典作品《终身成长》,我想我可能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德韦克教授认为思维模式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成长历程,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她把人的思维模式划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聪明才智与生俱来,后天无法改变。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天赋只是起点,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来培养和提高。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

我从网上找到了一张表格,清晰的梳理了作者对两种思维模式的分析。

我觉得这张表格外残酷,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从这张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别往右面看,我说的是左边“固定型思维模式”这栏)。

固定型思维模式中,成功来源于事情的结果和别人的评价,来自对自己天赋和能力的证明。而成长型思维模式中,成功来源于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自持续的学习和提高。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一次考试没考好、一场比赛失利、一次创业失败、一次被拒绝,都意味着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不具有这方面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相反,他们会将失败的原因归咎到没有天赋或者归罪到别人,他们更关心如何修复自己的自尊心,不愿意面对挑战。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没有尽最大努力或者自己没有成长,才意味着失败。挫折和挑战,会被看做是提高的机会;质疑和反对,会被看做是难得的反思角度。这些都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改善和进步。

正因为此,“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在遇到各种情况下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正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卡罗尔·德韦克的经典作品《终身成长》

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着每个当下面对不同情况的选择。就像投资的复利一样,随着时间的拉长,慢慢会造成越来越大的不同。想起一句话:“有些美好的东西乘以时间,才会真正成为传奇”。

德韦克教授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向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思维模式下,在体育、商业上导致的不同的结果。

德韦克认为冠军的标志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得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能力。“ 胜利是秉性决定的,是一种当事情和你的期望逆向而行时,依然能够挖掘和寻找力量的能力 ”。

是的,我想体育迷们看到这里一定想到了前天晚上一个打十个、吸粉无数的霸道总裁 C罗,也想到了半个月前一个打五个、让不少人路转粉的篮球皇帝詹姆斯。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天赋吗?并不是。天赋可以帮助他们走上巅峰,但太多的天才很快就会泯然众人。德韦克教授是这样解释的:“仅有专业技能或动力或许能让我们取得暂时的成功,但无法帮助我们尽可能维持成功。而巅峰状态的持续需要一种健康、积极、不断进取的思维模式,一种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而将关注点投放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态度上的长期的思考方法。”

C罗、詹姆斯、科比、纳达尔、费德勒,都是这样的成长型思维的杰出代表。

德韦克教授认为我们大多数人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综合体,幸运的是,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愿意。

固定型思维在我们身上都或多或少会有。改变的第一步,是你需要 接受 并 观察 那个阻止你进步的小人在哪里。

以我为例,这些都曾经或依然在我的身上:

第二步是 “命名”:给这个小人起个名字,抽离出来旁观他,逐渐将他与自己分离。然后 教育 和自己分开的这个小人,帮助他变成“成长型”人格。

有趣的是,达里奥在《原则》里面教给我们的是同样的方法。达里奥认为人生的终极任务是进化,但自我进化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有非常多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 Ego(自我)。怎么办呢?

想象一下自己有两个角色。其中一个角色(孟岩A)负责设定自我进化的目标、监督执行的过程,而具体的决定和选择是由执行角色(孟岩B)来完成的。当“孟岩A”发现“孟岩B”开始自我保护了,“孟岩A” 可以清醒的指出问题并阻止“孟岩B”。

比如,当 “孟岩B” 听到别人挑战自己买某只股票的逻辑,第一反应是和那人争论,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理由。此时,时刻 Watching (见头图)着的 “孟岩A” 应该马上站出来提醒:嘿,哥们儿,认真听听别人怎么说吧,别只顾着证明自己 NB,说不定这会避免损失很大一笔钱。

当你习惯于站在第三方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很多事情会豁然开朗。

虽然这篇文章已经很长了,如果你有时间,我还是建议你读一下“阅读原文”中的文章。这是我最近刚好看到的一篇《中国慈善家》对神童邵亦波的采访。邵亦波在采访中描述了当年对“第一名”的焦虑,以及现在对“进步”的专注。

15年过去,邵亦波尝试解析当年的自己

“最大的焦虑是,因为易趣大家觉得我了不起,那易趣做得不好,是不是我就不牛了?第二个担心是,如果我不去做任何事情,不单是我自己可能在退步,而且别人在成长,那我这个排名、江湖地位就更落后,我就更不牛了。”

多年以后,

邵亦波发现,当他不介意自己是否名声很大,是否被别人仰慕的时候,“得到的自由,真的是能够让人落泪的自由”。

时至今日,对于自己是不是优秀,邵亦波还是会很在意。“但之前是在意别人觉得我是不是优秀,现在是更多地关注自己是不是做得好。”

他觉得蛮大的变化是,后者比较容易令自己快乐。

1. 本周操作

2. 最新净值

本周实盘账户新增资金20万元,按照上周末净值 0.9953 折算份额 200944.44 。

最新的资产是 4,090,833.11,基金净值 0.9778,本周增长 -1.76%

最后附上最新的且慢截图(2018年6月15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