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勒布的《反脆弱》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在一个系统中,为了其他单元或者整体的利益,往往有必要牺牲某些脆弱的个体。每一个初创企业都是脆弱的,但这推动了整个经济反脆弱性的提高,是个人创业者的脆弱性和他们必要的高失败率成就了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一个系统内部的某些部分必须是脆弱的,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具有反脆弱性。
是的,创业成功是一个极低概率的事件。但对每个人来讲,时间和青春都是有限和宝贵的,谁都不希望自己变成“脆弱者”。除了“情怀”,是否有其它方式可以增大创业成功的概率呢?
前一段和戴雨森聊天,他强烈推荐了霍夫曼的《让大象飞》,上周出差一口气读完,受益匪浅。
霍夫曼理解的创业/创新,是保持开放的头脑、尝试新的可能性、找出死胡同、从错误中学习、并在未知的森林中漫步以期待有所发现。创新不是简单而直接了当的,也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创新是一个不可预知的、不合常理的,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艰难过程。
如何走出未知的森林?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讲,都不该寄希望于随机事件。创业很多年,踩过很多坑,也看到过身边不少朋友的成功/失败案例,做个思考后的读后感,也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做好下面这些事情,也许能提高创业过程中成功的概率。
1)时机
正确的Timing是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顺势的成功率会大增。当风险投资人坚持要看到用户或收入的指数级增长时,他们实际是在寻找浪潮或者趋势来到的证据。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所谓天时。
2)发现真正的客户需求
确认客户的真实需求很难,能找到一个能让你为之创立一家企业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则更难。真正的创新者需要辨别客户的真实需求,并且能以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做到的方式来满足这一需求。
仔细思考你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应该把99%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最重要的东西上,所有其他的功能应该以后再考虑。如果这一核心用户行为无法走通,那么任何其他东西也同样不行。这与你在上面增加了多少新的功能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典型的陷阱是,我们会对一个没人在乎的问题提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霍夫曼的比喻很有趣:失败的创业公司,都声称做出了一把能打开百宝箱的钥匙,但他们不知道百宝箱在哪里;成功的创业公司,会先找到是否有百宝箱,然后用各种方式打开它。
用俞军老师的话说是:重要的是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强迫自己进行深度思考和论证特别重要,这个过程会很血淋淋,因为你其实在不停的否定自己。创业很残酷,你不对自己残酷,结果就对你残酷。
霍夫曼的这段原话特别值得警醒:
观察的力量居于创新过程的核心。观察和学习就是你如何进行创新的过程,但是你一定要避免我称之为的“卖方综合征”。这种病症的表现是你的创新团队不仅不再倾听客户的声音,相反还启动了销售模式,他们的任务已经变味获取客户对他们现有方式的肯定,而不是继续观察和学习。我曾不止一次看到,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不再倾听客户正说些什么,反而在那里竭力的说服客户他们的产品可能提供了最好的方案。他们甚至会走的更远,直接过滤掉那些负面的反馈。这样的行为只会阻碍团队的进步。
3)从小做起
在创业的过程中,不能从大处着眼,必须从小处着手。绝大多数宏大的创新项目都失败了。成功的初创企业在早期的时候往往会专注于把某一件事做的尽可能完美。在你的产品上添加无数的功能并不会有成功有所帮助,事实上,这种做法往往是自寻死路。
大多数创业成功的企业,成功的切入点远比想象的要小,但是要突破的事情远比不变的事情要多。很多一上来就要目标做平台和产业链的公司,都死掉了。
4)最小集(MVP) & 快速试错 & 迭代学习
当你认为找到了客户需求,也找到了切入点,就应该尽快以最小的代价做出MVP(最小集)。
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没有对你的产品的第一个版本感到尴尬的话,那么你推出该产品的时间就太晚了”。霍夫曼的意思是:推出一件丑陋的产品并尽可能早的开始你的学习过程,要远比花时间开发出一件漂亮的产品重要的多。这是因为你的产品甚至很有可能与你的客户想要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把产品做的完美实际上是在浪费你的时间。真正重要的是你的产品进行迭代的速度,而只有当你将产品送到了客户的手中,你才能开始迭代的过程。
但如果做出了MVP,发布后发现客户根本没有参与进来。这时候你特别需要谨慎:相信如果能再加一项功能就能让产品奇迹般的起飞,这样的事情几乎从来不会发生。
霍夫曼给出的黄金法则是:你只需要推出一件你的客户真正想要的东西就足够了。如果这件东西还不足以构建出一项真正的业务,那么你就应该放弃并从头开始。在产品上增加再多的功能也永远不会改变这个方程式。
不停的往最小集(MVP)上堆砌需求,会带来几个问题:
核心用户和核心用户需求不清,团队和客户都不知道产品是做给谁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产品的核心用户行为;
产品功能太多太复杂,无法区分核心用户行为,行为统计数据无法告诉我们下一步的方向;
时间越长、投入越大,团队与这项工作的情感联系会越紧密,这样一种情感联系最终会让他们无法看清事实,哪怕有证据表明他们的客户并不需要这种产品。这时最容易和简单的做法通常是:继续往最小集上添加功能。
只有把失败放在创新行动的核心位置,坦然面对而不是掩盖失败在创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你才有可能把企业推向未来。失败是创新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失败会为我们带来教训、迭代、适应,以及通过一个反复迭代和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新的概念。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源自于在之前失败中所汲取的教训。
5)尽早与客户接触,用数据告诉未来
创新的过程像是侦探:发现问题、搜集证据、与客户交流,并把隐藏的真相拼接在一起。这是一个充满试错和学习的过程。因此需要尽早、尽可能频繁的与客户进行接触,这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迭代的过程。同时用数据来支撑你的立场,嘴上的“我想 ...”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争论。
举个例子:Instagram起飞前最重要的一步是他们对用户的数据进行了仔细分析,学习到了什么才是行得通的,什么又是行不通的。他们剥离了MVP形态里面其它所有功能,仅仅保留了数据告诉他们的、用户最喜欢的社交分享和照片过滤,于是Instagram起飞了。
如果你进行了足够多的尝试,对各种创意进行了实验,并否决了其中的大多数,那么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你会注意到突然之间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你不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但这件正在出现的新东西确实是行得通的,而且还是以你从来就没想到过的方式。真正的创新很少会走出一条直线,那会是一次曲折、迂回、茫然迷失的、过山车似的冒险。你永远也无法知道你的前进方向直到你突然发现你已经到了那里。
6)专注
多业务线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你应该做的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找到破局点后),并确保在这个方向上你有充足的资源让你的企业真正的飞起来。如果你想让已投笨重的大象向上脱离地面,那么你就需要集中资源在其中心的部位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
所有初创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从一开始就将业务维持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而且只有在真正明白了客户需要什么的时候才开始扩张。
而当公司的核心业务稳定成熟后,优秀的公司会沿着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行继续创新。当你从公司的核心优势出发向外扩张时,你成功的机会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大多数有利润且可持续的增长,均是有企业突破了它们核心业务的边界,进入了邻近的市场空间后带来的。企业如果能够以可重复的、可预测的方式来扩展它们核心优势的边界,并将这种方式程序化,那么他们就能在企业发展商获得最好的结果。从概率上说,这比同时从事多个创新业务,成功的机会要高的多。
7)不断突破自我
创新是认知的颠覆和重组,不断试错和认知的改变是认知升级的唯一路径。所以,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的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而是你学习的速度。只有学习到了这个市场真正需要什么,你才能推出一款成功的产品。
霍夫曼的观察和我对身边朋友的观察高度一致:获得伟大成就的是那些坦然接受失败、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永远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精神的人。
在我的人生中如果说有一件事情我已经弄明白了的话,那就是哪些获得伟大成就的人不但是在不断重塑这个世界,还在不断重塑自己。他们绝不会让自己变得死气沉沉,也绝不会接受人的自我是恒久不变这种观念。他们始终相信如果他们想要去做,那么他们肯定能做到并且还对所有的事情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8)有利于创新的团队氛围
乔丹说过:好的球员获得MVP,伟大的团队才能赢得比赛。为了走出未知的森林,你必须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团队氛围:
保持团队成员的多样性;
允许团队成员之间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同观点互相自有挑战,并对现状提出质疑;
对他们失败的包容和担责;
鼓励自下而上的产品想法和方向。
同时在这8点上加以改进,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同时能做到这些的团队,最后走出未知森林的概率要高几个数量级。人工智能的根本是大数据时代机器自我迭代的速度。而创业这件事儿,我认为从根儿上比的是创始人、团队、产品的迭代速度。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很多创业者都在公开场合说“不忘初心”。所谓的“初心”,不只是情怀,还是这样一种可以在漫长的探索中保持渴望和学习的心态。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