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个月,我把我自己彻底地扔进了写作中。
每周,我大概需要写 2 篇课程初稿,完成 2 篇修改稿,再加上周末的投资实证周报,以及一些其它文字,大概平均每周要输出 1 万字左右。
这样的压力让我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中。
写作和其它工作,非常不一样。很多其它工作其实可以一边做、一边思考,但是写作不一样,我们需要在脑海中完成文章的大概组装。有十足的把握后,才能开始动笔。
认知心理学家,《风格感觉》的作者斯蒂芬·平克,对写作的本质做过一个描述: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拿我前一段写的《好公司等于好股票吗?》这节课来说,我的脑海中有关这节课的知识其实是一个网状结构,比如有「安全边际」、「投资要适当分散」、「公司很难具体估值」等等。每一个知识点下,还需要想出相对应的故事以便更好地让读者理解,比如「我自己投资中国平安的经历」、「巴菲特投资苹果究竟赚的是企业增长还是估值的钱」……我需要在脑海中,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点,变成一个树状结构,用一个读者能够跟上并且不断获得愉悦感的逻辑穿起来。最后,还需要像在一团毛线球里面那个线头那样,用线性的文字把这一切写到纸上。
每周 7 天,需要交付 3 篇文字。所以在在过去的 3 个月里,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我的大脑都不能闲着,无论是上班路上、工作之余还是深夜时分,都在陷入海量信息的组装中。
这样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本能地「拒绝」一切与写作无关的、需要占用我的大脑带宽的东西。比如我拒绝了几乎所有朋友的来访,3 个月之内没有完整地看完一本新书,甚至推迟了工作上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想,等我把课程好好地写完,就一切回到正轨了。
新年前,不少朋友推荐我去看《Soul》(《心灵奇旅》),我大概看了一下简介,知道这应该是我喜欢的题材,又是我最喜欢的创意公司皮克斯的作品,要是往常我肯定第一时间就买票去看了。但是这回,我依然告诉自己,等我写完课再去。
上周末,我的身体不太舒服,干脆把所有工作扔在一边,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有关热爱,有关目标,也有关每一个当下。如果你经常读我写的东西,我想大概会对这部电影有很强的共鸣。
在影片的最后,终于赢得了和大师 Williams 同台演出机会的 Joe 走出咖啡馆,突然觉得有些失落。
他问自己的老大:接下来我们干什么?
老大的回答很简单:明天晚上,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再来一次。当我们演 100 次的时候,可能就会再有一次像今天这样的精彩表演。
Joe 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他似乎为这一刻等待了一生,但真得到了这一刻来临的时候,却似乎没有什么感觉。
Williams 给 Joe 讲了一个两条鱼的故事。
小鱼问老鱼:我要去大海,大海在哪里?
老鱼回答:你现在就在大海里。
小鱼说:我问的是大海,这里只是水,我要去的是大海。
老鱼说:你已经在大海里了。
2018 年 10 月 27 日,上证指数收在 2500 点,应该是上一轮熊市跌得最惨的时候。
那个周末,我写下了一篇我很喜欢的周报——《在熊市里寻求安放》。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从现在回看,那时是著名的「钻石底」,股市估值非常低,是特别好的投资时机。可是如果回到当时的每一天,很多用户异常焦虑。大盘的连续下跌严重地影响了大家的心情和状态,大家都在盼着熊市什么时候能快点儿过去,这样就可以「开始好好工作和生活」。
但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自己更焦虑吗?
牛市、熊市、震荡市,它们本身都是市场和投资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把指数的涨跌幅分成两段,但不应该把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分成两段。
我写下了我的感悟,现在回看别有一番感受:
我们讨论过很多次 - 资本市场的收益兑现是「非线性」的,80%的收益,往往由20%的时间兑现。如果我们投资的过程只是焦虑的等待牛市的到来,即使我们最后获得了财富,但漫长的熊市、那80%的时间所累积的焦虑和浪费的生命,也会让这个收获大打折扣。而且焦虑、担忧甚至有可能让我们在牛市来临之前提前下车。
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把熊市当成最好的投资、学习和体悟的机会。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投资机会,珍惜每一次市场底部所产生的真实的感受。这些经验、教训和感悟,最终都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帮助我们变成更好的投资人。
心中知道牛市会大幅兑现收益,但又不去每天猜测牛市什么时候到来。不焦虑、不懊悔、不凑合,笃定、平和,认真工作、全情生活,享受熊市带给我们的投资机会和感悟,等待美好的事情自然发生。
2018 年 10 月 27 日
在那篇周报中,我还写道——「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
但你看,即使我写了这么多大道理,我依然也会受困其中。
「课程完成」这件事情,会把我的人生分成两段吗?事实上,现在已经到了《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的收尾阶段,我却已经开始怀念这个过程。
不止是课程,回到我们的创业历程。「课程完成」,「产品口碑爆发」,甚至「交易上线」,「盈亏平衡」都不是那个可以把我们的人生分成两段的东西,我们并不会因为达到这个目标就心满意足,就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在《鞋狗》和《复盘网飞》中,Nike 和 Netflix 的创始人都写到当他们最终实现上市而去敲钟的时候,他们其实什么感觉也没有。
他们是在「装」吗?当然不是,因为人生是连续的。
上周五,在有知有行的《知行小酒馆》栏目中,有一位用户问我:
孟岩,你真的财富自由了吗?
我完全感受不到耶!
我感觉你们和我是一样的,都在学习和工作。不像我想象中财富自由的样子。
我知道屏幕前的你,有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利用投资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就可以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开始做那些你想做的事情呢?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并且真的给自己立过一个「财富自由」的投资目标,打算实现这个目标后就实现完美人生。
后来呢?这是当我在很多年前真的实现这个目标后,写下的日记:
真的静下心来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东西已经无法下笔了。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希望这个目标早点儿实现,可是等真的到了这一天,却已经没有感觉了。很像《Life of Pie》所说:「人们生活中挣扎着和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平相处,这本能欲望既能帮助你生存,帮助你强大,又能让你心生恐惧,甚至将你吞噬。当你懂得驾驭的那一天,它反而离你而去了。」
你以为这篇文章是在讲「活在当下」吗?
不。
哈佛大学的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中,给出了他对幸福的定义。他认为幸福既非来自眼前欲望的简单满足,也不是将欲望的满足延迟到遥不可及的所谓「未来的某一天」。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我写过太多的 「活在当下」,但其实我今天最想和你说的是「努力攀登」。
没有全情投入的努力,Joe 并不会获得和偶像威廉姆斯同台的机会,也不会用他的精彩技艺征服每一个人。
回到我身上,没有最近 3 个月的「高压强写作」,我也无法对写作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很多之前我似懂非懂的有关写作的知识,是在这个压力巨大的过程中,真的变成了我身上的一部分。我今天坐在这里,只用了 1 个小时的时间,就非常流畅地写完这篇 3000 字的周报,我想这和这段时间疯狂的锻炼绝对有关系。
如果你只从这部电影中读到「活在当下」,并用这四个字来安慰自己,我觉得也许你错了。
真正的幸福和平静是什么?
根本不是所谓的「佛系」,也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活在当下」。
而是既「全情投入」,又能留意「每一个当下」,保持自己的心灵与身体以及环境的连接。这样,当我们在任何时刻从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抽身出来,我们都可以说,我极其专注并且倾尽全力。同时,我们也没有丢掉我们和这个世界的连接。
最近,我们搬了新的办公室。在这个办公室的一个角落,可以看到西山。每天下午 5 点,我都会跑到那个角落独自待一会儿,看看夕阳,感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没有什么把我们的人生分为两段。我享受这片刻的美景,也享受全情投入的每一个瞬间,还享受这一路创业路上无论幸福、痛苦、成功、失败的种种感受。
无
实盘投资周报第 169 期,最新的资产是 7,227,848.52,基金净值是 1.4092,本周增长 2.69%。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